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江门市召开养老工作推进会深化“大民政”体系建设

时间:2014/11/28 14:44:00  来源:

 为加快推进多元化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日,市“大民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养老工作推进会,通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剖析存在问题,以及明确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市社工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卫生计生局、残联等市直部门,以及各市(区)民政部门分管领导共15人出席会议。

一、扎实推进养老重点工作成效明显

座谈会上,市直部门、各市(区)民政部门领导分别汇报了自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民政”工作理念以来,建立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展情况。一是三区已基本完成养老设施规划编制。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编制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已经市(区)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并获原则通过;台山、开平、恩平三市已与编制规划机构签订合同,正在开展前期资料收集工作;鹤山市正在商谈合同细节。二是养老领域吸收民间资本投资不断增加。2013年,我市新增民办养老机构5家,今年新会区幸福寿星安老之家二期已投入使用。新会区沙堆镇莲花山养老院、康怡养院(一期)预计10月前可投入使用。其他正在建设或启动建设的民办养老机构有蓬江区恒泰养老中心,台山市石花老人颐养护理中心二期等,蓬江区老年公寓实行民办公助模式,江海区礼乐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实行公办民营模式。三是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延伸和拓展。今年,我市已完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3个、农村幸福院54个、日间照料中心19个,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注重引入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为辖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卫生清洁、送餐服务、文娱活动、日间托老、医疗护理、心理疏导、康复保健、信息支援、紧急援助等多类型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延伸及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社工及社工机构已逐渐成为我市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四是两区养老助残网格化数据采集进展顺利。今年,我市先行在蓬江、江海两区采集老人、残疾人信息,开发智能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网格化。目前,两区已全部完成10.7万名老人、残疾人基本信息采集及数据录入工作,信息系统于近期完成开发。五是公益创投活动社会效果显著。今年,我市采取“以政府资源吸引社会资源”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活动。创投活动共设计五大类38个项目,吸引省内外66家企业、社会组织和联合体参与,申报策划项目149个,平均近4个申报主体竞争1个项目。提供闲置国有资产12处,市场价值超过1.1亿元,市、市(区)提供种子资金及配套资金共1000万元,接收社会捐赠200余万元作为带动资金。目前,各公益创投项目经过改造、整合后均陆续投入使用。六是引进商业保险组建医疗团队。制定了《江门市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引入商业保险机构负责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主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签约健康医疗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等10服务项目。731,江门市首个家庭医生服务点(江门五福家庭医生诊所)挂牌成立,今年内将达14家。

二、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各地各部门汇报情况看,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思想认识依然存在偏差。个别市(区)思想观念依然没有转变,没有借助市委市政府推进“大民政”工作体系这股东风,去发展养老、谋划养老,没有拧成一股绳、形成发展合力。比如利用闲置国有资产建设养老设施问题,各部门沟通不够,造成有效利用的资产较少。二是部分项目进展较缓慢。台山、开平、恩平三个市的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刚启动前期准备工作,鹤山市还尚未签订合同。部分敬老院改造升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进度迟缓,未能按照既定目标推进。三是养老床位增长点不足。数量方面,上半年我市新建、改扩建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不多,新增机构养老床位较少,主要依靠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增加日托床位;质量方面,敬老院入住率低的问题依然没有改观,实施改造升级工程以及列入公益创投活动的敬老院,发挥的社会效果还没有体现出来。四是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尚未确定。虽然我市对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已形成初步意见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对如何融合的问题在政策层面上尚未明确,影响了我市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坚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推动养老事业发展。紧紧围绕“大民政”工作方案和建立多元化社会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这张蓝图去实现养老工作的大跨越、大发展,种好民生这棵大树,确保养老工作有质的飞跃。

(二)抓紧推进重点业务工作。一是督促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市切实加快养老规划编制进度,确保今年底前完成编制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敬老院改造升级、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建设,注重扩充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档次。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等、要、靠思想,有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持证上岗率及护理水平,确保今年内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0%以上。

(三)着力增加养老床位。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兴建民办养老机构、改扩建及修缮现有的养老机构、利用闲置国有资产改建等多方式多途径增加养老床位,争取按期甚至超额完成市“十件民生实事”确定的任务。

(四)完善扶持优惠政策。督促没有出台扶持优惠政策的市、区抓紧制定,争取今年内能发布施行,促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同时,深入调研,制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

(五)做好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养老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领域宽,继续加强各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深度融合,站在全市的战略高度去发展养老,争取养老助残工作在2014年取得新的突破。

江门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各区(县)社会组织信息网